西安用生命在抢人!警惕买房升学,2021年高考或让你绝望!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农历大年初九,西安又又又开始抢人了。这次比往常都狠。只要你愿意,你都能“来了就是西安人”。
这让不少河南家长、山东家长又开始心里痒痒、摩拳擦掌。
一
除了郑州,河南人还喜欢去哪儿买房。
两个地方最常见——其一,海南,其二,西安。
前者,大多为了冬天少吸霾,方便养老。
后者,掏腰包的原因就多了。
距离西安近,郑州到西安不到500公里,高铁只要2个半小时。
同样是省会城市,房价比郑州略低。
高校云集,高考升学率高。
更简单说,西安,是个价格不贵,性价比高的超级学区房。
这是有数据可查的。在西安的相关统计中,人口流入的重要来源是周边河南、山东两大高考大省。
短期内改变现状难度太大!家长们只能给孩子弄个西安户口。这成为周边高考大省提高高考录取率最方便快捷的手段。
因为性价比太高了。
暂且不说买套学区房能期望**,只说高考升学率。
我们来复习一下。
我们统计了近年河南、陕西两省份的一本、211、985大学的平均录取率。以上海为标准,做个对比。
很明显,陕西的高考录取率是要明显高于河南的。
这个是全国高校录取的平均数据,在陕西高考,还有一个先天优势,属地比例。属地比例,指该高校在当年招生计划中,属地招生的计划数占总计划数的比例。也就是你要招收多少本地的孩子。
陕西当地的名校,那可就多了。
1、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陕西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第四名。有3所双一流高校。
2、具体到211和985大学,陕西有6所211高校(包括未统计在内的第四军医大学为7所),两所985。
3、西安普通高校中,本科高校占比67%,要高于郑州。
4、西安民办高校的规模偏大,在全国范围内也位于前列。
换句话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陕西特别占优,对比大多数城市都是占优的,毕竟西安、武汉、南京一直在争夺高等教育第三城。
二
所以,去西安买套学区房一直就是河南家长的曲线升学优选。
但,与那些正心痒痒,打算去买学区房的家长们相反,我们认为,就在2月13日,这个曲线升学优选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好!!
2月13日,17点38分,西安市政府通过官网公布了一份重要文件《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的通知》,这份文件把西安的落户门槛降到了新低。
门槛很低了。
1、有本科学历?欢迎你,随时可以直接落户,没有年龄限制。来了就是西安人。
2、没本科学历,但只要你不满45岁,有中专(含技校)学历,也能立即落户。
3、还在上大学?完全没问题,只要是教育部学信网的在册人员,也能落户。
4、如果你能成功落户,那么你的配偶、父母、子女都可以落户。
简单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愿意来,西安就可以敞开胸怀,欢迎你成为西安人。有点儿深圳当年“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气度。
也就是说,河南的家长你完全可以搞到西安户口,帮助孩子上学。
怎么高考?
也相当简单。
西安目前执行的高考政策,户口和学籍必须在陕西满3年。
也就是说,至少提前3年落户,并且必须在西安上满3年高中。
往前倒推,如何在陕西上高中?
也不像北京那样,彻底关上了门。
有陕西户口的,外地生学籍,在中考时,拿着户口本、就读学校证明材料、就读学校所在地区教育局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区县招生机构或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后则可以在西安参加中考,报考西安城六区的高中学校。
所以,去西安参加高考是可行的。
三
道路是通畅的。但道路的前途呢?
还是光明的吗?
这并不是西安的排名前列次抢人。
一年前的3月23日。仅仅一天,西安共迁入落户人口达到创纪录的805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76人,本科学历3139人,大专学历1258人,中专、技校学历505人;人才引进367人。
22日到24日,3天里西安共迁入落户15552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332人,本科学历6107人,大专学历2443人。
仅仅3个月,西安迁入人口已经达到21万,接近2017年全年迁入人口的总量。
一年后,西安再度抢人,这次还更狠!
因为西安计划3-5年引入500万人才落户。
但是....
三年后,2021年的高考,将成为陕西考生增长的爆发点。
那个时候,高考升学率如何?
这是三年后,落户狂潮背后新高考移民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是否要落户西安,你还要考虑:
这些新迁入家庭,孩子的基础教育怎么解决?
这些新迁入人口,不乏高学历人才,西安怎么解决这些人的工作?
医疗资源是否足够?
房价是否虚高?
...
换句话说,怎么留下来这么多人?
或许,可以看看深圳,当年,来了都是深圳人的豪迈,而今,深圳的教育、医疗资源一直持续短缺中,公办学校学位近几年持续短缺,预警。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要赌一把,那么,较好买在城六区教育资源丰富的片区。提前落户,提前做足准备。
来源:乐居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